刊頭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吉貝石滬與石滬的簡介


檢視較大的地圖 
↑ 吉貝位置 











← 石滬群在吉貝嶼的分布

  



 石滬是一種利用潮間帶陷阱的捕漁法。漁民利用當地常見的石材在礁硼上堆砌成海中石牆,使漲潮時洄游在海岸邊的魚群順著海流游入,在退潮時被「卡」在人工的陷阱內無法游出的捕撈方法,當潮水退去後,在石滬內積水處就可輕易捕捉魚兒。
  



 滬的形成早在唐代就有,位置是在長江下游。而澎湖首座石滬建於何時何處,因年代久遠文獻已不可考。最早的紀載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高拱乾纂的台灣府志賦役:「澎湖有大滬2口、小滬20納雜稅」。因此由以上文獻推估,澎湖石滬的建造應更早於西元1696年,迄今已超過300餘年


  
 最早石滬的材料就是澎湖最常見、隨處可得的玄武岩。許多跟石滬有關的資料顯示石滬的材料除了玄武岩外還有咾咕石(珊瑚)其實是錯誤的,因為脆弱的咾咕石根本無法承受海浪的拍打。而在石滬結構中發現的珊瑚礁碎屑是經由海浪運送至玄武岩構成的石滬隙縫中後來修復石滬的工程中,為了方便還原石滬構造並降低工程難度,因次才開始使用咾咕石進行填充,但是卻不如以往的結構堅固,非常容易坍塌或破裂。




石滬的建造工法:   「亂石砌

  姿嵌砌在下層的兩塊石塊中間;同一層的石塊則盡量犬牙交錯,做出凹突互出的效果;石頭能壓住下層兩塊的石塊更好。
  
 建造石滬的過程中有一個不可忽略的重點,那就是「堤的坡度」,外層傾斜的用意是在減低海浪的衝擊力道,而滬內垂直的壁面是為了防止受困的魚跳出石滬



石滬的演變


弧形石堤(早期)

 最早期的石滬是沒有滬房的,通常建於淺水區古稱   「淺坪滬」。

  


改建滬
房(中期)  
 在1945年以前陸續發展成有滬房的石滬,此種石滬離岸較遠,水位也較深,作業不易,因此在弧堤中選擇一段較深地方增建滬房,魚群在入滬後,會游入滬房,縮小捕撈範圍。  



雙滬房

(後期)

1945年後部分石滬發展為雙滬房,增加捕撈效益。

 
 



石滬的基本構造

滬腳
 又稱滬岸、滬手、滬堤、七美則稱為滬牆。貝「長岸東」、「瀨仔」基底寬4米多,頂砌平台狀,高達3.2米。赤崁「新滬」、中西「坪仔」伸腳總長逾千米。 



滬彎
 伸腳末端若未接陸則必需往內彎曲。
 魚入滬後游至滬灣捲尾處就會調頭沿伸腳內側洄游或依著捲尾的方向走。



滬房

 是滬中弧形所拱出的部份,是入滬魚群最後麋集的地方,故選擇在水較深的位置建房,也是滬體最先完工的部份




魚井 

 有滬房的滬才建魚井,通常選擇在滬房與左右伸腳交會地。

  單井、雙井之分,單井大多建於陸連的伸腳頭,以便貯放漁獲用網封口,也方便輸運,更方便回家。



滬門、門檻

滬房圓弧內收的開口處,亦即滬房的入水溝口,七美人稱此部份為「滬螺」,滬門開口寬度約在1米以上。  門檻位於滬門底部門口處,通常以石塊填高或以鐵條加網封,使魚兒易進不易出,當然在捕魚時才封門 






石滬的使用與公司成立

滬建成後,各股股東經由協商或抽籤來決定巡滬的順序。當日輪到巡滬的股東便是「滬主」,可獨享捕魚的權利   主的捕魚權具有獨佔性的,滬主還沒到場時,其它人會給予尊重不進到石滬裡,須等到海水即將漲潮時而滬主還沒出現,才可以進到石滬抓魚   主通常會請一些人幫忙拉網,漁穫由滬主先分一半,另一半再由包括滬主本身及幫忙的人手平分。








左為乾隆31年立碑,吉貝沿岸透過石滬建造保有領域完整性,加上以往石滬需繳稅,特立碑昭示吉貝擁有沿岸漁場所有權,外人不可侵占,不過外海仍為所有社群共享。  

  右為目斗嶼石滬滬份分一為香火錢之證明,為日據時期1904年的保正所
 


此二現存於吉貝武聖廟



失傳的文化-拜滬

 石滬都在農曆的十月十日(水仙王生日)這天舉行,這天潮水約在十二時左右大退,在十點鐘左右就會把「菜湯飯」挑到自己所屬石滬邊的「滬厝仔」前面(南邊),陳列在地上然後燒香朝海面跪拜,祈求「石滬公」保佑海利大進、石滬豐收。







 澎湖的石滬群是非常重要的人文資產,但是因為全球氣候與產業結構急遽的變化,所以迅速沒落,甚至大部分的石滬皆已荒廢、坍塌。 

 雖已有民間人士成立保滬隊,但仍難與惡劣的海況對抗,也無法保護如此大量的石滬群。 

 石滬已經存在超過三百年了,但卻沒人知道,也許再過五十年,我們就再也看不到完整的石滬了,而曾經帶動澎湖漁業發展的重要文化也會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 

 在這個文化尚未消失之前,邀請大家一起來探索與了解石滬吧!





參考資料:

國科計畫:數位典藏-澎湖的石滬形式與文化 計畫主持人:李明儒
澎湖石滬物語  撰:李明儒
吉貝石滬文化館
濱海觀光
澎湖石滬網路資訊站
2012年島嶼文化資產論壇手冊 - 澎湖海洋文化協會編製(2012.09.15)


內容來源 : 吳昱德(+886930667283)  ※若有侵權或引用需求敬請告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