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頭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吉貝石滬與石滬的簡介


檢視較大的地圖 
↑ 吉貝位置 











← 石滬群在吉貝嶼的分布

  



 石滬是一種利用潮間帶陷阱的捕漁法。漁民利用當地常見的石材在礁硼上堆砌成海中石牆,使漲潮時洄游在海岸邊的魚群順著海流游入,在退潮時被「卡」在人工的陷阱內無法游出的捕撈方法,當潮水退去後,在石滬內積水處就可輕易捕捉魚兒。
  



 滬的形成早在唐代就有,位置是在長江下游。而澎湖首座石滬建於何時何處,因年代久遠文獻已不可考。最早的紀載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高拱乾纂的台灣府志賦役:「澎湖有大滬2口、小滬20納雜稅」。因此由以上文獻推估,澎湖石滬的建造應更早於西元1696年,迄今已超過300餘年


  
 最早石滬的材料就是澎湖最常見、隨處可得的玄武岩。許多跟石滬有關的資料顯示石滬的材料除了玄武岩外還有咾咕石(珊瑚)其實是錯誤的,因為脆弱的咾咕石根本無法承受海浪的拍打。而在石滬結構中發現的珊瑚礁碎屑是經由海浪運送至玄武岩構成的石滬隙縫中後來修復石滬的工程中,為了方便還原石滬構造並降低工程難度,因次才開始使用咾咕石進行填充,但是卻不如以往的結構堅固,非常容易坍塌或破裂。




石滬的建造工法:   「亂石砌

  姿嵌砌在下層的兩塊石塊中間;同一層的石塊則盡量犬牙交錯,做出凹突互出的效果;石頭能壓住下層兩塊的石塊更好。
  
 建造石滬的過程中有一個不可忽略的重點,那就是「堤的坡度」,外層傾斜的用意是在減低海浪的衝擊力道,而滬內垂直的壁面是為了防止受困的魚跳出石滬



石滬的演變


弧形石堤(早期)

 最早期的石滬是沒有滬房的,通常建於淺水區古稱   「淺坪滬」。

  


改建滬
房(中期)  
 在1945年以前陸續發展成有滬房的石滬,此種石滬離岸較遠,水位也較深,作業不易,因此在弧堤中選擇一段較深地方增建滬房,魚群在入滬後,會游入滬房,縮小捕撈範圍。  



雙滬房

(後期)

1945年後部分石滬發展為雙滬房,增加捕撈效益。

 
 



石滬的基本構造

滬腳
 又稱滬岸、滬手、滬堤、七美則稱為滬牆。貝「長岸東」、「瀨仔」基底寬4米多,頂砌平台狀,高達3.2米。赤崁「新滬」、中西「坪仔」伸腳總長逾千米。 



滬彎
 伸腳末端若未接陸則必需往內彎曲。
 魚入滬後游至滬灣捲尾處就會調頭沿伸腳內側洄游或依著捲尾的方向走。



滬房

 是滬中弧形所拱出的部份,是入滬魚群最後麋集的地方,故選擇在水較深的位置建房,也是滬體最先完工的部份




魚井 

 有滬房的滬才建魚井,通常選擇在滬房與左右伸腳交會地。

  單井、雙井之分,單井大多建於陸連的伸腳頭,以便貯放漁獲用網封口,也方便輸運,更方便回家。



滬門、門檻

滬房圓弧內收的開口處,亦即滬房的入水溝口,七美人稱此部份為「滬螺」,滬門開口寬度約在1米以上。  門檻位於滬門底部門口處,通常以石塊填高或以鐵條加網封,使魚兒易進不易出,當然在捕魚時才封門 






石滬的使用與公司成立

滬建成後,各股股東經由協商或抽籤來決定巡滬的順序。當日輪到巡滬的股東便是「滬主」,可獨享捕魚的權利   主的捕魚權具有獨佔性的,滬主還沒到場時,其它人會給予尊重不進到石滬裡,須等到海水即將漲潮時而滬主還沒出現,才可以進到石滬抓魚   主通常會請一些人幫忙拉網,漁穫由滬主先分一半,另一半再由包括滬主本身及幫忙的人手平分。








左為乾隆31年立碑,吉貝沿岸透過石滬建造保有領域完整性,加上以往石滬需繳稅,特立碑昭示吉貝擁有沿岸漁場所有權,外人不可侵占,不過外海仍為所有社群共享。  

  右為目斗嶼石滬滬份分一為香火錢之證明,為日據時期1904年的保正所
 


此二現存於吉貝武聖廟



失傳的文化-拜滬

 石滬都在農曆的十月十日(水仙王生日)這天舉行,這天潮水約在十二時左右大退,在十點鐘左右就會把「菜湯飯」挑到自己所屬石滬邊的「滬厝仔」前面(南邊),陳列在地上然後燒香朝海面跪拜,祈求「石滬公」保佑海利大進、石滬豐收。







 澎湖的石滬群是非常重要的人文資產,但是因為全球氣候與產業結構急遽的變化,所以迅速沒落,甚至大部分的石滬皆已荒廢、坍塌。 

 雖已有民間人士成立保滬隊,但仍難與惡劣的海況對抗,也無法保護如此大量的石滬群。 

 石滬已經存在超過三百年了,但卻沒人知道,也許再過五十年,我們就再也看不到完整的石滬了,而曾經帶動澎湖漁業發展的重要文化也會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 

 在這個文化尚未消失之前,邀請大家一起來探索與了解石滬吧!





參考資料:

國科計畫:數位典藏-澎湖的石滬形式與文化 計畫主持人:李明儒
澎湖石滬物語  撰:李明儒
吉貝石滬文化館
濱海觀光
澎湖石滬網路資訊站
2012年島嶼文化資產論壇手冊 - 澎湖海洋文化協會編製(2012.09.15)


內容來源 : 吳昱德(+886930667283)  ※若有侵權或引用需求敬請告知※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龍門沙灘 張碧真


檢視較大的地圖



  • 景點:龍門後灣沙灘
  • 位置:
    • 走202縣道,位於湖西鄉東岸菓葉村至龍門村中間路段(沿著龍門自行車道即可抵達)



    • 介紹
    • 站長在湖西鄉所介紹的幾處沙灘,包括裡正角日軍登陸紀念碑海灘、青螺海灘、以及這裡要提到的龍門後灣沙灘,都是因為尚未開發成遊憩景點,或旅遊業者因路線搭配的考量未加行銷,使得這幾處沙灘得以保持較為自然原始的風貌,也更接近站長兒時記憶中的澎湖海灘風貌。期待站友來到這些沙灘時,能拋去走馬看花的遊客心態,放緩腳步,放鬆心境,把自己當作這座島嶼的主人,去感受這些原始海灘的韻味。
    • 後灣海灘位在湖西鄉東岸海邊,剛好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夾在龍門、菓葉兩村中間的草原地帶,平時鮮少有當地人駐足,更遑論遊客的蹤跡。因此大部分時間沙灘是空曠而寧靜,據說有人因此在這裡裸泳!只有夏日黃昏時刻,會有菓葉村內的小孩三三兩兩於海灘上戲水。
    • 此海域淺平,沙灘上層為珊瑚碎屑,靠近海潮線的地方為比較細緻的貝殼沙,整片沙灘綿延成灣狀,屬於瘦長型的海灘。海灘朝東,所以常有台灣西岸漂來的浮木跟廢棄物,使得海灘看起來有點凌亂,但更證明了它的原始與寧靜。
    • 這裡的海底是澎湖與台灣間電纜拉線的出海處,正東而去便是嘉義,站友如果有到湖西遊玩,不妨在下午四點過後來到龍門後灣海灘感受另類粗獷美的海灘風貌。



資料來源:沿著菊島旅行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鎖港生活


檢視較大的地圖

這是鎖港下午的活動,定置網捕捉到的魚到港口販賣的場景,非常熱鬧:)
澎湖就是如此美麗熱情,大家能齊聚一堂一起喊價已起標價,在一個小
小的港口卻能體會到鄉親父老的溫暖。


馬公市鎖港里,自古至今,當地居民都以捕魚為業,尤其是在古代,是盛產小管魚的港灣,因此先民就取「小管」作地名。
  清朝時代叫做「鎖港社」,屬「嵵裡澳」管轄。由於「小」與「鎖」這兩個字以標準泉州土音發音相似,先民用文字記載地名時,認為「小」這個字不好因而寫成「鎖」,沿用至今。
  日據時期稱為「鎖管港」,光復時與鐵線合為一個里,叫「鎖鐵里」,民國三十五年(公元一九四六年)改為「鐵鎖里」,民國四十年(公元一九五一年)實施地方自治,重新規劃基層行政區域,才與鐵線分開,恢復獨立的一個里,叫「鎖港里」。
  在清朝時代,鎖港就已經是個漁業相當發達的漁村,到了日本占領澎湖後不久,就在鎖港設置「漁業組合」(類似現在的漁會),方便管理漁船及課征漁業稅。
  鎖港的漁業所以特別發達,是因為沿海漁場較多,加上古代澎湖沿海魚資源相當豐富,鎖港里先民每年的漁業收益高舤其他村里。
  在鎖港南方沿海,有「南溝」及「北溝」兩個拖網漁場,村落南岸有個「海尪垵」(鯨魚洄游的港灣),自村落至烏崁里一帶港灣盛產小管、鰻及鰺科等魚類。
  因此,澎湖最早使用「拖網」、「焚寄網」及「埋繒」捕魚的就是鎖港的先民。「拖網」,早年叫做「卡網」,是由帆船拖曳。
  「焚寄網」,早年叫做「畚箕繒」,由兩艘漁船包操圍捕;「埋繒」,又名「四角繒」,共有四艘較大漁船及四艘小漁船共同作業。
  四艘小漁船點燃火集魚,四艘較大漁船將四角形狀的「繒」(網)放下海底後,四艘小漁船就將集到的魚群引入「繒」內起網撈獲。
  明、清兩個朝代的戰亂及賊禍,從未波及鎖港,現在,鎖港的漁業已經式微,但取代而起的是與台灣本島的西岸的通航,客、貨輪航運業蓬勃發展,來自台灣本島的全縣日常消費品,約有一半從鎖港吞吐,鎖港里已經成為馬公市第二個港埠。
資料來源:澎湖逍遙遊網站


老人之家周圍之美



檢視較大的地圖


很少人會去到老人之家這個地方吧!不論坐落於澎湖的哪個地方,
依舊充滿不同的美景和人文,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美一個角落吧!

內政部澎湖老人之家初創於清光緒6年,原名澎湖養老育嬰堂,經多次改制,民國37年元月改隸省社會處,名為省立高雄救濟院澎湖分院,同年10月更名為省立澎湖救濟院,復於65年更名為省立澎湖仁愛之家,88年7月改制隸屬內政部,並更名為內政部澎湖老人之家,專責澎湖縣安養、教養之收容業務。民國82年7月5日核定「遷建計畫」第1、2期行政大樓、安養大樓、廚房,工程竣工後,安養院民及行政人員於民國89年3月1日遷至光華里123號新址;第3期養護大樓、少年教養大樓、宗教醫務大樓、祠堂等已於民國91年2月完工。新院區佔地6.0635公頃,座落於本縣之水源保護區,毗鄰菊苑、天人湖及苗圃展示區,環境清幽景緻宜人。
資料來源:內政部澎湖老人之家

菜園之美


檢視較大的地圖

菜園並不是有重很多菜才叫菜園唷^^

「擔蔥賣菜」這句閩南俗話,是形容市井商販,庸庸碌碌賺的是辛苦錢,在台灣本島的農村裡,古、今廣為流傳,但可能是馬公市菜園里民最先講的話。
  因為,三百年前黃姓先民在菜園裡落戶時,就選擇鄰近村落的低漥地,即今興仁水庫西側一帶種植包心菜及大蔥,由於菜園特別多,先民就取菜園作地名。
  「菜園」是閩南話,普通話叫「菜圃」。「包心菜」不知是山東白菜或高麗菜,由於年代久遠已無從查證。
  由於菜園里距離「媽宮」(馬公)不遠,走路腳步放快,約半小時就到;菜園里民自種自賣,種大蔥的人,用扁擔、簍筐挑著,種包心菜的人用牛車載著,清早就挑著大蔥,載著包心菜,趕到「媽宮市仔」(今馬公市中央里天后宮前的菜市場)販賣,「擔(挑)蔥賣菜」這句俗話就是由此而來。從姓黃居民族譜的記載獲知,三百年前菜園里的居民都是清一色姓黃,是個同一血緣的族群。清朝時代叫「菜園社」,屬「嵵裡澳」管轄,日據時期仍叫菜園社,光復時與石泉、前竂合為一個里,叫做「三合里」,民國四十年實施地方自治才與石泉、前寮分開,獨自成為菜園里。
  光緒廿二年(公元一八九六年),日本占據澎湖的第二年,將興仁水庫西側一帶低漥地菜圃規劃為海軍用地,並種植銀合歡樹作水土保持,此處即稱為海軍第二水源地。
  菜園里先民所以選擇此地種菜,是因為水源豐沛,長年不乾,即使發生旱災,也仍有泉水可供灌溉。相傳,先民只要挖掘幾尺深的一個穴,就有豐沛的泉水,現在仍然一樣,長年有積水,尤其是在最低漥處的泥沼地。
  明、清時代,菜園里極少被兵荒馬亂的戰禍波及,主要原因是村落不在島群外圍,非外國軍隊及海盜登陸的地方,加上古代村落小,居民不多,引不起海盜的注意。現在,菜園里居民仍以姓黃居多,但與古代不同的是,種包心菜及大蔥的人少了。

資料來源:澎湖逍遙遊網站

雙湖園


檢視較大的地圖

是一個很美麗的人工造湖唷~還可以順便賞鳥,希望大家到了那邊都能好好珍惜與愛護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唷!

1994年澎防部在菜園社區北方大動土木興建澎湖菜園軍區,當時從現在雙湖園的位置挖走了大量的泥土建蓋軍營設施,於是在雙湖園出現了兩個大洞,澎防部很負責任的隨後動員阿兵哥將大洞整建成人工湖泊,並在四方鋪設水泥步道、興建涼亭,更栽植了大量的觀景樹木,採中國園林之形式,九曲橋曲折迂迴,因利用地事隔成兩湖,故取名雙湖園,慢慢地從一片廢土區域變成一處休閒的公園,這樣的美景連縣府也不放過,2004年菜園納骨塔也跑來落腳囉!雙湖園不但肩負了菜園到拱北地區蓄水的功能,更提供菜園濕地鳥群一個活動聚集的地方,多功能的發展值得進一步管理規劃
資料來源:沿著菊島旅行